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希玛仪表综合服务商    

希玛红外测温仪,风速计,气体检测仪,兆欧表,测振仪,PH值检测仪,温湿度仪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三菱伺服环增益调整!
新闻中心
三菱伺服环增益调整!
发布时间:2025-08-2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7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三菱伺服环增益调整需围绕位置环、速度环和电流环展开,通过参数优化平衡系统响应速度与稳定性,具体调整方法如下:

一、核心调整参数与作用

  1. 位置环增益(PGN1/PG1)

    • 初始设定较小值(如300),逐步增加(每次+50),观察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偏差。

    • 若系统稳定且无超调,继续增加;若出现振荡,降低增益至稳定值。

    • 示例:目标位置1000脉冲,实际到达980脉冲时,逐步调整至精度满足要求。

    • 作用:决定系统对指令位置的跟随性,增益越高,定位时间越短,但过高易引发振荡。

    • 调整方法

  2. 速度环增益(VGN1/VG2)

    • 在位置环增益稳定后,逐步增加速度环增益(如从默认值开始,每次+10%),观察系统是否有振荡或过冲。

    • 结合速度积分补偿(VIC)调整:若系统响应慢,减小积分时间常数;若出现振荡,增大积分时间常数。

    • 公式参考:速度环带宽(Hz)≈ (1+G)/(1+JL/JM)×速度环增益,其中G为转动惯量比,JL为负载惯量,JM为电机惯量。

    • 作用:抑制速度波动,增强抗负载扰动能力。增益越高,速度响应越快,但过高可能导致机械振动。

    • 调整方法

  3. 电流环增益

    • 作用:限制最大电流,提供加速扭矩。通常由电机型号决定,无需频繁调整。

    • 调整场景:仅在电机过载或响应异常时,检查电流回路增益(如q轴增益#2211、d轴增益#2212)是否符合电机规格。

二、调整步骤与逻辑

  1. 自动调整模式(优先使用)

    • 模式1:伺服放大器实时推断负载惯量比,自动设定最优增益。适用于大多数通用场景。

    • 模式2:手动设定负载惯量比(参数No.PB06),适用于自动推断不准确时。

    • 响应性设定:通过参数No.PA09调整系统整体响应性,值越大定位时间越短,但需避免振动。

  2. 手动调整模式(自动调整不满足时)

    • 步骤1:设定负载惯量比(参数No.34或No.PB06)。

    • 步骤2:初始设定位置环增益为较小值,逐步增加至稳定。

    • 步骤3:调整速度环增益,观察系统响应,结合积分补偿消除稳态误差。

    • 步骤4:若发生机械共振,使用自适应振动抑制控制(参数No.60)或机械共振抑制滤波器(参数No.58-59)。

    • 步骤5:精密调整各增益,检查定位特性和旋转状态。

  3. 多环协同调整

    • 速度环优先:先优化速度环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,确保速度响应稳定。

    • 位置环优化:在速度环稳定后,调整位置环增益以缩短定位时间。

    • 前馈控制:若需进一步缩短定位时间,可增加速度前馈增益(不超过80%),但需避免过冲。
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  1. 系统振荡

    • 原因:增益过高或机械共振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降低位置环或速度环增益,使用滤波器抑制共振频率。

  2. 响应迟缓

    • 原因:增益过低或积分时间常数过大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逐步增加速度环增益,减小积分时间常数。

  3. 机械异响

    • 原因:响应过快或刚性过高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降低位置环和速度环增益,增大速度积分时间常数。

  4. 负载惯量不匹配

    • 原因:实际负载惯量与缺省参数不符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:准确设定负载惯量比(参数No.34或No.PB06),或使用自动调整模式重新推断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